注销子公司合并报表原调整
发布日期:2019-11-02 15:06:16 浏览量:1次
请教版主:子公司注销后的会计报表合并处理
根据正常的合并,只有在票据中披露取消。

子公司注销只剩2万现金,母公司投资105万元,母公司个别报表确认投资损失97万,合并报表抵消什么
I.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
合并报告准则规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根据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因此对权益法要求的结果进行调整需要进行三项调整:(1)调整和确认子公司当期净利润的份额损失,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2)调整子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扣除“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3)调整除净利润外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子公司亏损或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账户。进行
调整项(1)的原因是,成本法和权益法在会计上存在根本差异:当子公司实现净损益时,成本法无需任何处理,权益法规定,母公司应当按照持股比例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母公司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在投资时的公允价值。根据该调整,对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和确认。因此,需要输入以下调整项:“借贷:长期股权投资(根据公允价值×母公司持股比例调整的子公司净利润)”,“贷款:投资收益(与以前相同)”。
进行调整分录(2)的原因是,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下,向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在成本法下,当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它借记“应收股利”。 (银行存款),记入“投资收入”;权益法处理为借方“应收股利(银行存款)”和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为了使通常成本法的会计结果调整为权益法的结果,有必要抵消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进行调整输入:写“投资收益”和贷项“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项(3)的原因也是成本方法和权益方法之间的差异:当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时,无需采用成本方法进行处理。权益法要求母公司根据持股比例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整资本公积金额。因此,必须通过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或借记“资本准备金”来准备调整分录,以满足权益法的要求。
在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下,应重新调整调整分录,并且“投资收益”对利润的影响应反映在“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中。以上三个调整项可以按以下方式组合:
借入:长期股权投资
贷款:未分配利润-在持续准备的情况下,年末
资本准备金
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在每个会计期间,均应按照上述思路编制调整分录,本期及以前的投资企业应当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被投资单位发行的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和所有者权益以外的净损益。变动根据权益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
(1)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抵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之前,已经按照权益法进行了调整。投资项目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应按照权益法进行。首先,列出母公司的常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母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
初始投资
借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款:银行存款等。

如何与控股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应以母公司在购买日注销的子公司相关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财务报表是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购买合理价值可肯定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数量。
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为便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结果也调整为权益法的结果。 。
在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中,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基于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权益法的结果时,必须根据购买日期确定。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的相应会计期间的净利润,并以该净利润为基础,将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结果调整为权益的结果。方法会计。
通过抵消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子公司和其他内部交易的所有者权益对单个财务报表的影响。最后,在编制合并工作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扩展
在同一控制下,子公司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财务报表,首先应根据购买日确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这是因为子公司被母公司收购后,通常不会根据评估中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子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仍基于原始账面价值。
为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原始账面价值必须通过准备相应的调整分录,在合并工作文件中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将子公司的个别报表转换为公允价值报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并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