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需要股东当场吗
发布日期:2019-10-12 17:40:45 浏览量:1次
公司要注销必须法人到场吗
没必要。
在申请取消之前,公司应进行公司清算。公司清算完成后,公司可以进入公司注销申请程序。清算和注销后,公司需要发布并准备以下报告:
1,公司清算组负责人或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注销公司登记申请书》;
2,清算组“申请确认书”的成员;
3,法院的破产裁定,行政机关命令关闭公司或公司的文件或公司的决议;
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大会的决议,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大会的决议。有限责任公司应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签字。股东应当是自然人的签字,除自然人以外的其他股东应当加盖公章;股份公司应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发起人或股东盖章。会议主持人和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名并确认。
国有独资公司提交保荐人或投资者授权部门的文件。公司登记机关违反《公司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取消公司设立登记的,应当提交公司登记机关关于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决定。
4,股东大会或有关部门确认的清算报告; '
5,发布取消通知的报纸样本;
6,法律和行政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扩展
公司资格
公司在清算行动之前仍具有法人资格,其权利和责任以及行为能力没有改变;
清算行动开始后,公司进入一个特殊阶段,其权利,义务和行为能力降低,并受到相应的限制。但是,在清算期间,公司仍具有法人资格,可以参加民事诉讼。
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资格能力进一步降低。仅剩一些义务,例如偿还债务。
清算后,公司正式进入取消流程。一般来说,取消的整个过程为6-12个月。取消完成后,公司的法人资格被完全消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司注销
注册公司后如果公司注销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吗?
需取消三分之二以上的股权协议。
公司取消通知:
1。注销条件:
(1)公司被依法宣布破产。
(2)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到期或发生其他解散原因。
(3)由于合并和分离,公司解散了。
(4)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并可以申请注销。
2。取消前的准备工作:
(1)进入国家税收并按照国家税收要求进行表格填写,签名,盖章,缴纳发票并缴纳税收,将追回国家税收登记证。发出国家免税税收登记通知。
(2)随着取消国家税收的税务登记通知书,以当地税收的形式进行,补充税收后,它将收回地方税收登记证并签发地方税收取消税务登记通知书。
(3)发出两个通知,取消银行帐户。
(4)通知贸易和工业局以获取表格,然后将其返回给贸易和工业局,然后吊销营业执照。
参考文献
:公司的取消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查找法语网络[引用时间2018-1-10]
公司注销后,股东还有哪些法律责任?
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公司对所有资产承担责任。公司股东仅对其投资范围内的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换句话说,公司的职责与股东的职责完全分开。即使公司的全部财产未能完全偿还公司的所有债务,公司的股东也不受公司债权人的保护。根据该理论,在公司合法取消该程序后,该公司便失去了其法人资格,并且公司和股东均不对公司以前的债务承担责任。但是,如果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从事各种规避法律和违法行为,则很容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维持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即“揭开公司面纱”的理论。该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公司的债务。”这是为了使债权人发现公司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它可以为要求股东承担责任提供强大的法律依据。但是,《公司法》第20条并未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否认公司的法人资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本条的适用仅以“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为原则。 “。根据现行公司法和有关司法解释,注销公司后股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概述如下:1.股东出资的瑕疵《公司法》要求股东保持资本并维持真实和完整的资本,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股东贡献不真实的行为,例如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到位,资金虚假,注册资本虚假,对于此类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第二十二条>“关于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公司法》第2号司法解释)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财产损失时,债务,债权人主张在公司成立时未支付的股东和其他股东,或者如果发起人承担债权对未清偿资金范围内的公司债务承担的责任,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2.股东撤资除公司资本真实,完整外,还应遵守《公司法》。声明,如果股东出资,然后提取和转移部分或全部资金,则缺乏履行公司绩效的能力显然违反了资本充实原则。股东应在公司资产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本提取或提取后,股东的注册资本未达到法定下限的,该公司不符合设立该实体的资格,股东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公司的清算程序不合法。公司法要求公司应通过合法的清算程序。否则,即使已经取消,也可能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有关公司注销的具体要求,请参见《公司法》第十章,“公司解散和清算”,“公司法第二司法解释”和“公司注册管理规定”第六章“注销”。 ”。结合这些法律规定,非法清算程序的具体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股东,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归债权人所有,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提倡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2)公司未清算或虚假清算。公司解散后,股东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