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时商誉怎么处理

发布日期:2019-10-14 16:33:53 浏览量:1次

商誉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前言

随着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是财富的创造动力正在从有形资产“漂移”到非物质元素。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间的不相容和缺陷明显暴露出来。按照传统会计理论制定的会计准则难以正确引导会计实务。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会计活动通常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缺陷。根据美国两个主要证券交易所的统计,1973年至1983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仅为公司净资产的0.82倍;从1981年到1993年,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公司净资产的4.4倍;进入1990年代后,高科技公司的市值通常是其净资产的10至50倍。此外,在企业合并中,资产的购买价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很大差异。例如,在1989年时代华纳(Time and Warner)合并中支付的140亿美元中,有80%是善意。进入21世纪之初,在全球许多并购案例中,商誉在并购金额中占很大比例。

在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业资产重组的市场一直在激增。通过并购,企业有利于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新客户和新市场。据统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以不同的形式和尺寸,如清华同方,卢鹰电子,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TCL集团的换股和TCL通讯的合并进行了资产重组。企业合并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次成功的收购通常都会带来巨大的收购溢价,这就是上述的商誉。因此,随着最近的并购重组,由于确认的准确性和会计的不可靠性,商誉问题已成为会计领域中日益突出的矛盾之一。

2006年2月15日,我们的财政部发布了新的公司会计准则,其中包括38项具体准则和1项基本准则。新准则为公司合并和无形资产的处理提供了指导。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中国企业应如何处理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问题?过去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进行了哪些更改?本文试图基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结合一些相对先进的国外会计准则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前言,简要介绍了企业合并的当前发展趋势,并阐述了商誉问题及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概述了国际上关于商誉问题的主流观点以及国家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商誉基本概念和商誉定义的一些定义。第四部分是作者对并购会计问题的处理思路和建议,分别探讨了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等问题。第五部分是TCL集团股权置换TCL通讯的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II。文献综述

商誉通常被认为是具有能力和信誉来实现高于正常投资回报率的实体。在会计领域,善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要点包括:

(1)良好价值理论:美国会计师亨德里克森(Hendrickson)认为,善意是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无形价值。这些良好的感觉可能来自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声誉,垄断特权和管理。某公司有善意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利润。

(2)超额收入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商誉

当一个企业合并另一个企业时,出现负商誉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包括在营业外收入中

商誉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声誉,声誉

例如,我购买了麦当劳,虽然该机器可能只值一百万,但我

无形资产入股撤股时应如何处理?

无形资产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即无形资产取得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所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从不同来源获得的无形资产具有不同的初始成本成分。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起直至达到预定用途为止的总支出,但上期已支销的支出不再调整。

出售无形资产,而不是进行账户交易

:出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应随无形资产的出售而消失,并且该书应转售“无形资产”的成本价值。但是,为了增加公司成本,公司旨在减少利润。隐藏出售证据,不处理出售的“无形资产”。

第1条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识别,计量和披露,本准则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制定的。

第2条以下各项适用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1)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2)在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3)油气开采区的权益应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油气勘探》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