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的年度财务状况说明书
发布日期:2019-10-18 18:03:52 浏览量:1次
财务状况说明书
Xx公司Xx年度财务报表
首先,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情况
(1)企业和其他关联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员工人数,员工人数和专业素质的发生。 (合并报告单位应在年度财务报表的范围内指明企业从事业务的行业分布。)
(二)当年的生产经营
1,生产主要产品,业务量,销售量(出口,进口)以及同比增减
2,商业环境变化对企业
生产和销售的影响
3 ,业务范围的调整
4,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投资
(3)有关影响业务的知识产权的相关信息
(4)开发,预期的进展(5)在运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其他业务情况和需要披露的事项
(二)利润实现,分配和公司损失
(I)主要业务收入
1的变化,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
2,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减的因素,包括销量,销售价格,销售结构变化和新产品销售,以及影响销量的滞销产品,库存数量等。
(2)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原材料支出,能源成本,工资支出和借款利率调整对利润增减的影响{{} }(3)其他业务的收支变动
如果其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包括10%),则应按类别披露相关数据。
(四)影响上年同期其他收入的主要项目
1,投资收益,尤其是长期投资的金额和损失原因
2,补贴的来源和金额收入和补贴收入利润
3,影响营业外收支的主要项目,金额
(5)利润分配情况
(6)损益表中的项目(如果有)两个期间的变动幅度超过30%(包括30%),占报告期利润总额的10%(包括10%),
(七)净利润税率调整的原因应明确说明,包括调整税率和税率,以及针对各种税收优惠的退税。 (集团报告)
(8)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财政和税收实施[2004] 153号文件)
(9)编号亏损企业的构成,亏损面,亏损总额和同比增减,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企业改制,产品滞销,成本增加,管理不善等原因,分析了亏损企业与亏损(集团备案)
三,资本增减与周转
(1)每种资产的比例
1,每种资产的比例
2 ,应收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变动,长期投资等,增减原因
3,长期投资占所有者权益比重及同比增减,原因,子公司和其他业务部门的购买和处置
(2)不良资产
1,未决财产损失的主要内容及其处理
2,潜在损失(包括与政策相关的原因和其他历史隐性损失)的内容和原因
3.根据账龄分析,超过三年未收回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原因处理方法
4,商品材料长期积压,长期投资不良等的成因和影响
5,不良资产比率
(3)负债情况{{ }} 1,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
2,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的增减金额和原因
3,企业偿还债务和财务风险状况
4,3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年限,主要债权人和未偿还原因
5,逾期本金和不可偿还利息
(4)企业债务重组和当前损益的影响。
(5)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中,如果两个期间的数据变化30%(包括30%)或更多,并且占总资产的5%(包括5%),报告。 ,应明确说明原因
。第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增减和国有资本的增值
(a)
[多选题] 公司、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说明的事项包括( )
这个问题应该是A,B,C,D。
请记住我在测试网站上所做的问题。
高分~急~财务报表 注销公司财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1、数字真实财务报表
财务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财务报表,各企业必须全部编制并报送,不得漏编和漏报。凡是国家统一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须披露。
3、计算准确
日常的会计核算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涉及大量的数字计算,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保证数字的真实可靠。这就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必须以核对无误后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不能使用估计或推算的数据,更不能以任何方式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或隐瞒谎报。
4、报送及时
及时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财务报表信息只有及时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才能为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否则,即使是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由于编制和报送不及时,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5、手续完备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财务报表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称、企业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报出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